在深圳、 珠海、廣州有一種比較常見的黑色車牌——粵港車牌,其實這種黑色車牌由來已久,為滿足各位兩地車牌愛好者的求知欲,為大家科普一下其發(fā)展歷史。
到八十年代初期,隨著香港與內地之間的交流逐漸增多,香港城巴便開始與深圳當局討論開辦過境路線,終于在1985年1月1日過境巴士路線正式啟行,而掛有中國內地車輛牌照的香港車也由此而生。
最早期的粵港車牌,車牌號碼為「75港A」加4個數字的形式。
到90年代改革開發(fā)以后,隨著香港、澳門與內地之間的交流日益增多,過境巴士不足以滿足需求,于是兩地政府便發(fā)行了粵港兩地車牌。
不過并不是現在的粵Z車牌,而是將出入境車輛劃分開來,將香港車輛劃歸深圳號牌「廣東02」。
其中「廣東02」車牌又分為黑底紅字,表示此車僅可在入境城市行駛(香港車為深圳,澳門車為珠海);黑底白字,表示此車通行廣東省;而如果是根據車輛規(guī)格發(fā)放的綠牌或紅牌,則可通行中國大陸。
直到近2000年的時候,政府便開始逐步換發(fā)「92式」汽車號牌格式,并將粵港車牌分成兩類:
一類是香港車入境大陸的車牌,前綴為“粵Z”。中間由4位英文或數字組成,后綴為“港”。
另一類是內地車入境香港的車牌,前綴是“FV”。粵港車牌有其自身的特殊性,車輛在懸掛粵港車牌的同時,還必須同時其本地車牌。
所以,我們在深圳及香港市區(qū)內會經常看到懸掛兩個車牌的車輛在街上行駛。
兩地牌設立至今已有20多年的歷史了,兩地車牌具體辦理流程咨詢港牌寶顧問,合泰企業(yè)專注粵港車牌代辦(FV車牌、粵Z車牌)等一站式服務。